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

翁麗雲簡要自傳


    我出生於一個純樸的鄉下小鎮,育有一女一子,和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。

    我的求學過程中,每一個階段總給我不同的啟發。在幼稚園時,老師溫柔親切的形象深植我心。

    國小時,常圍繞在老師的身旁當小幫手,無形中養成了做事有規律的好習慣。

    國中時,因為家境不是很好,不過還算努力上進,老師總會主動幫我申請獎助學金,對我疼愛有加,甚至用放學後的時間幫我們加強課業,令我深深感動,也銘記在心。

    高中時,曾到育幼院與教養院參訪,看到社會上還有這麼多需要我們關懷的人,讓我更珍惜生命;在大學時期,我選擇日語系就讀,拓展我的文化視野;參加了彰友會返鄉服務隊,每年寒暑假回自己家鄉的小學辦育樂營,自此,對教學便有著一股憧憬與嚮往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因為是一份「助人」的工作,而且喜歡與孩子相處,所以我選擇教師為我的終身職志。在花蓮師範學院,我充實了自己的教育專業知能;這一路求學過程中,遇到許多富有愛心的好老師不斷的鼓勵,這些關懷讓我感動不已,因此期許自己也能站在教育的前線,將老師的愛心繼續傳承下去。

    多元進修,不斷充實自我,是一個好老師的責任。全球化時代的到來,為了孩子與自我精進,我到靜宜大學修習英語教學二十學分。很幸運的,也有派上用場,曾擔任一、二年級的英語教師。

    由於自己對視覺藝術的興趣,加上多年的教學生涯期間,每一年都有被安排到視覺藝術課,也帶過美勞社團,讓我累積了低、中、高各年段視覺藝術教學的豐富經驗。更讓我相信「藝術與人文」的教育是精神生活的教育,也是文化生命的傳承。我也知道華德福所進行的「藝術性的活動」,並非指表現與作品導向的兒童藝術,日後希望自己可以朝這方面進修,與孩子攜手深耕自己的心田,幫助孩子達到了解自己與世界的「重要目的」。

00   我是一個興趣很廣泛的人,很多領域都想多方面涉獵,大學時,不但參加了服務隊,學帶動唱、手語、戲劇、晚會表演……,也參加了古箏社、口琴社,甚至巧織社,學拼布、編織、布偶製作、陶珠首飾……等。師資班時,修習了陶藝、板書的課程,也參加書法、國術的社團。當教師後,仍利用下班時間到虎尾社區大學,學習國畫、彩墨等。而參加華德福教育師資相關課程,是我一直想做的事。也希望藉參加華德福教育師資養成課程、優律斯美、藝術相關課程,為實踐理想扎根。

    開朗、隨和的個性,加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,讓我不管到哪個學校服務,都能與同事相處愉快、協同合作,齊心為孩子、為學校、為教育而努力。因此,我自信自己是華德福學校要找的工作伙伴。很高興能成為華德福教育體制下的一份子,為實踐人智學教育盡一份心力。 

教育理念~~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、獨一無二,擁有無限的潛力能量,只要我們用心發掘及給予積極關注,他們必能像鑽石般散發自己耀眼的光芒。我主張教育應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,引導他適性發展,並且培養他:

責任心與自動自發的精神:

    父母和師長應容許孩子去嘗試,培養主動承擔的習慣。主動盡責的習慣一旦養成,就會潛移默化到生活各方面。

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:

    除了引導孩子科學和社會性的思考,更須培養孩子對人、事、物的正向態度與自我反省的習慣。俗話說:「與其給孩子魚吃,不如教他學會釣魚。」有思考能力,就有解決問題的本事。

對生命的熱愛:

    愛因斯坦說:「人生最重要的事,是對人與事的熱愛。」從小對孩子愛心的培養及對生命和事物的愛與珍惜是很必要的。並且,點燃每個小孩與生俱有的學習熱情,並終生持續,是教師的基本任務。孩子熱愛學習,各方面表現都不會是問題。

    身為教師,我們的最大任務即是----發現與挖掘鑽石,進而幫助他們發光。就像伯樂識千里馬一樣,教師就是要了解每個孩子,協助孩子和自己的本質統整,從而孕育自信,開展其內在潛能,體驗自我接納和自我實現的喜悅。

    我肯定華德福教育伙伴的付出與用心,與我的教育理念相符,相信來華德福學校任教,一定可以讓我奉獻教學熱忱、貢獻所長,幫助到這裡的孩子。